3上一篇 下一篇4
孩子学琴,家长怎么做

作者:何雪
  

培养孩子综合素质、开发其很智力、促进孩子全面发已成为新时代家庭的热点。科学证明,练习钢琴或电子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很吃力最有效的途径。作为一名钢琴教师,我在教学中遇到过种种问题,现仅就孩子学琴、练琴中家长的作用略谈一二。

首先,家长是连接教师与孩子的桥梁。

在教学中,教师是主导,学生是主体,家长是连接教师与孩子的桥梁。在孩子初学琴的阶段,家长所处的助教环节是不可忽略的,但在重视这一环节的同时,应避免三种不良现象:

一是期望值过高,急于求成,代替太多。如代孩子视谱、标指法等,既忽略了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,又容易使其形成懒惰依赖的习惯。

二是发现孩子遇到障碍就打骂、惩罚。应冷静理智,对孩子多做纵向比较(即自己与自己比较),少作横向比较,只要比自己有进步就要肯定、表扬。

三是完全撒手不管,听之任之,这在孩子初学阶段实不可取。家长应适当陪练,陪练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听懂教师的要求,领会乐曲的内容和弹奏要点,督促、检查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成果;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兴趣,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形象影响孩子,锻炼他们的毅力,培养他们吃苦耐劳、不怕挫折的品格,最终家长要从陪练中解脱出来。

其次,家长是孩子形成独立学习能力的催化剂。

兴趣是学习的动力,是最好的老师,家长在辅导孩子练琴中,如何调动孩子学琴的积极性、使枯燥无味的练习曲变得生动起来呢?我认为:

一、明确练琴目的,走出“只要反复进行,就能弹好钢琴”、“练钢琴,就是练时间”的误区。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,每次练琴前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,要有针对性地练习。记住一句忠告:“尽管一个技巧掌握上千次的动作重复,而你的注意力却只能集中练习50次,那么就一定不要练第51次。”

二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读谱习惯和科学的练琴方法。在老师的指导下:

1、帮助孩子找出重点、突破重点,在正确分析曲式结构后,会化繁为简、化多为少的有效练琴,而不是盲目的练遍数;

2、使孩子养成会用脑的习惯,能发现问题并会分析、解决问题;

3、使孩子会运用听觉练琴是提高练琴效率的好办法,做到会听、注意听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;、引导孩子会举一反三的练琴,使他在练琴的过程中避免同一技术性问题,会分析同一类音乐风格的作品,不需要家长或老师反复提醒。

三、合理安排练琴时间。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,要想掌握它不可能立竿见影,而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劳动,才能有所收获。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劳动要靠极大的耐力、毅力来完成。所以,从一开始家长就应帮助孩子固定每天的练琴时间,使之形成制度化,切不可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。要注意:

1、减轻负担的3遍与机械的5遍。许多孩子练琴时会和家长讲条件,“我每课就练5遍”等,你不防将计就计告诉他“不要那样,如果这一课能准确、连贯地用很慢的速度弹一遍,就不用练了”,这样表面上减轻子量、实际上强调质,孩子会感觉“便宜”了许多,心里负担少了,练琴不再是熬遍数面是用心的完成任务;

2、分散练习时间。许多家长让孩子集中一段时间一气完成练习,这不符合少儿心理、生理特点,如果每天多练几镒,每次练的时间短一些,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易集中,多次练习又便于巩固记忆;

3、钢琴课后,当天巩固很重要;

4、****练琴时间――电视节目开始前一小时,这是因为它有固定时间,让孩子选其最喜欢的节目、告诉他()完成任务即可以看电视,这样就能较轻易的完成。

四、注意陪练的语气。即:

1、节制批评,注意先扬后抑;

2、用温和的语气提出要求,不要用命令式的;

3、切忌说“笨蛋”、“没有用”等否定性语言;

4、赞扬与斥责要偶尔为之。

最后,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弹奏环境和气氛。事实证明,经常搞点花样儿,可大大提高孩子的练习兴趣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例如:

1、给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厅;

2、喜欢的乐曲最后练;

3、经常给“小小钢琴家”举办演奏会。

在孩子学琴的艰苦过程中,家长的毅力、信心、热情直接影响到孩子。因此在辅导中切不可患得患失、牢骚满腹,更不可妄自菲薄,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,多动脑筋,创造出促使孩子愉快练琴的方法,让美妙的琴声滋润孩子美丽的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