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作文的家庭辅导着实不好入手,这与作文的特性有关。语文生字词只要多抄几遍就行;英语课文只要模仿老师和录音机的读音就行;数学难题只要多看例题,学会它的解题思路就行;只有作文不然,作文选看得很多,与之写得越像越不行。这是因为前三者都是求同思维,而写作文是求异思维,它要求创新,有个性,不雷同。这就是说,作文对孩子的基础、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。
然而,这并不是说,父母就束手无策了,我们仍然有很多事情可做,发挥老师在集体教学中不具有的教育优势。
把“写作文”改称为“写话”和“习作”
要想让孩子写好作文,首先要改掉“怕”字当头的局面,作文教学改革也在努力体现这一点。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把“写作文”改称为“写话”和“习作”,不只是换个字眼儿而已,它是作文教学几十年来观念更新的结果。父母辅导孩子写作文,知晓和理解语文教学大纲的变化和新精神很重要,这对您参与学校教育,搞好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,直接影响辅导孩子作文的实效。
2000年,教育部颁布了建国以来出台的第四部语文教学大纲,全称为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(试用修订版)》。在教学上,它反映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成果。以前的大纲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为“作文”,现在把低年级(一、二年级)的写作称为“写话”,即要求小学生“对写话有兴趣,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。”把中高年级的写作称为“习作”,基中对中年级(三、四年级)的要求是:“留心周围事物,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。能不拘形式、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,内容具体,感情真实,语句通顺,会用逗号、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、冒号、引号。学写日记、书信。”对高年级(五、六年级)的要求是:“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,能写读书笔记、书信等,内容具体,感情真实,语句通顺,有一定条理,书写工整,注意不写错别字,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。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。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。”
请父母注意,新大纲对孩子的要求比自己当年接受的作文要求“降低”了,它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。这提醒我们,在辅导孩子作文时不要把目标订得“高、大、全”。具体说来,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。
1、儿童作文的性质是习作、练笔,不必像鉴赏文学作品那样评价孩子的作文。首先让孩子敢于写、乐于写、勤于写,在此基础上再关注质量问题。勇气、兴趣和态度没有培养出来,可以暂且不对质量提要求。
2、儿童写作文的状态是“不拘形式”、“自由”,不要强调“文体”意识。就是说,只要他们能“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”,记叙、描写、说明、议论均可,打破文体界限,以“内容具体”、“感情真实”为上,不必过分关注文体格式。
3、儿童作文要反映童真。孩子在作文中应表达出真实感受,而不要求内容深刻、高远、全面,不说空话、套话、假话。
解决言之无物:参与孩子的生活
孩子习作遇到的****问题是无话可说,无内容可写。这时他向父母示助,而父母如果对孩子的生活一无所知,必然无从指导。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,父母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,这样可以言之有物地指导孩子观察、描写、分析和总结。
一位母亲平时工作很忙,双休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。在一般情况下,孩子在双休日都会有家庭作文,于是,母亲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习作之道。
有一天,一家三口回儿子的外婆家,她与儿子、侄子一起玩耍。醒来要监督两个孩子复习英语,可是哥儿俩站在鱼缸前喂鱼,就是不走。她灵机一动,说:“你们俩比赛,看着鱼缸说英语句子,谁说得多谁就是胜利者。”上三年级的儿子和上四年级的侄子这下可高兴了,他们争先恐后地“叽里咕噜”起来。
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游戏,到下午该写作文的时候,俩孩子还愁眉苦脸地说:“不玩了,该写作文了,写什么好呢?”孩子就是这样,他们玩不完事儿,脑子就不转圈想想。其实自己身边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或快乐或难过的事情,稍加整理,二三百字就写出来的。这位母亲说:“你们把今天鱼缸前复习英语的事情写出来,一定是篇好作文。”两个孩子欣然动笔。
今天,姑姑带我和弟弟来到鱼缸前,说:“你们用英语说鱼缸前的东西在干什么,看谁说得多。”
过了一会儿,我抢先说:“The fish is playing in the water(鱼在玩水)。”弟弟又说:“The fish is eating food(鱼在吃食物)。”姑姑冲妈妈笑了笑说:“他们掌握的单词还挺多。”我又说:“The ball is in the water(球在水里)。”趁着弟弟没说,我又加了一句“The fish is red and white(鱼有红色和白色的)。” 弟弟说:“The fish is big(鱼很大)。”我说:“The fish is opening the mouth(鱼正张着嘴)。”姑姑说:“四比二,波波领先。”弟弟说(后改为:弟弟不服气,赶紧加上一句):“The fish is swimming in the water(鱼在水中游泳)。”我说(后改为:我乘胜追击,又迎上一句):“The fish is in water(鱼在水里)。”
“比赛结束,波波五比三获胜!”
我胜利了!这次,我虽然胜利了,但我还要多学习英语,以后为国效力。
“比赛结束,波波五比三获胜!”
我胜利了!这次,我虽然胜利了,但我还要多学习英语,以后为国效力。
这是侄子写的,内容基本上表述出来了,因为游戏比较新颖,仅内容就给人新鲜感,老师给了很好的批语。“姑姑”又有针对性地指导了一下:
既然“四比二、波波领先”,那弟弟为什么又接着说呢?
因为弟弟不服输呗?
那不服输可以用什么词表达、总是用“说”这个字不显单调吗?还有,最后一个“我说”,你是不是也可以换一个词?
谢谢姑姑,我明白了。
在“姑姑”的点拨下,中间两句的措词经过修改,给小短文增色不少。至于最后一段,虽然显示孩子习作流于形式和空洞的弊病,却是他们在这个阶段无法避免的,可以暂不否定。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,他们会慢慢改掉这个缺点。
众所周知,观察是写作的第一关口。可是我们听多了这样的指导:某某孩子观察能力很强,他细数自己上楼有多少阶楼梯,或者某某商店有了新的摆设等等。笔者认为,这是一个误导。观察是有选择性的,而且观察一物意味着无视他物,有所注意和有所不注意都是很正常的。单个地数楼梯并不能充实文章的内容。因此,父母与孩子游戏的时候,要引导孩子有目的、成系统地观察事物,即眼睛看到的许多“景点”具有内在的联系,能有机地串成一篇文章。
当然,观察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往往是孩子不容易做到的,这就是让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道理所在,因为成人的观察与思维比较简约,能剔除无关紧要的、多余的信息,抓住主要信息。
解决语句贫乏:好词儿好句子拿来用
语言文字能力差,词汇贫乏,语句呆板,是小学生习作的流弊。父母一般都会给孩子买很多作文选或者分类作文词汇集之类的书。值得注意的是,父母一般会教育孩子关注四字成语、华丽的辞藻和对仗或结构工整的句子。其实,这些所谓的好词和好句子,孩子反而不容易驾驭。因为儿童的天性是朴实、纯真,孩子的习作是很“素”的,这中间突然冒出来一个很“高雅”的语句,反而显得不自然。
真正适合儿童用的好词儿,应该是具有“白描”色彩的,即反映人物或事物的本真,不加丝毫的“装饰”和“修整”;好句子则是用于描述事物面貌,表达真实情感的。比如有一篇习作是《哦,妈妈》。
这篇习作的第一、第二段是这样的:
像悠悠东去的流水,时光已流逝了13个年头。它充溢着妈妈倾注于我的那一腔深藏在心底的爱。
妈妈的爱,像一条长河。它恬静,泛着微微的涟漪;它清纯,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;它温柔、缓缓地送我前行。
可以看得出,小作者的表达水平很高。但这两段内容不适合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模仿。这种对时光的感慨、对抽象情感的想像力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容易达到的,遣词造句虽然很美,但生搬硬套反而显得矫揉造作,过于老道。
这篇习作下面的许多语句是孩子容易理解,适合模仿的。比如“终于有一天,我才真正明白了”、“好久,我才憋出这么一句话”、“嘴上虽这么说,心里却酸溜溜的”、“一件件往事不由得涌上心头”、“妈妈的话语又一次回响在我的耳旁”、“我愣住了,惊讶了,继而是喜悦,是兴奋”、“我顾不得擦去眼泪,打开手帕一看,只见躺着一张小纸条,上面写着”……
这些词句读起来很普通,而让孩子顺利地写出来可就不普通了。因为孩子常常不善于描述,不能把一件小事展开细节来写,而这恰恰是为文之道。父母在辅导孩子读作文选的时候,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句子划下来,再根据上下文讨论它们好在哪里。孩子在理解、吸收、消化的基础上,就直接可以拿别人的好词儿好句子用了。
一个三年绵的小学生要写一篇名为《我的爷爷》的作文。他先查了有关写老人的词汇,诸如“头发斑白”、“两鬓霜染”、“目光清癯”、“精神抖擞”、“童颜鹤发”、“布满硬茧”等。爸爸说,有的字你都不认识,意思也不太明白,就别用了。于是,父子俩打开作文选,发现有一个句子很好――“干起活来,哪像六旬的老人啊”,孩子像发现宝贝似地用在自己的作文里。
我告诉你,我爷爷有个“绝活”--种菜园。他六十多岁了,虽然身体不好,但干起活来,哪像六旬的老人啊,从来没说过累。
我家不住在农村,但有块空地没盖房子,很多人都在种菜,我爷爷地想种,他说:“自己种菜又方便又卫生。”
爷爷种的菜有:黄瓜、冬瓜、白菜……其中种的还有西瓜。因为天气不好,他种的西瓜还没有我的头大,但吃着非常甜。这么多好吃的菜凝聚了爷爷的辛苦。早上,我还没起床,爷爷就起床干活。
我爱爷爷,我总是想念他。
可能是一个好句子的启迪,习作很快写完了。老师在这一句下面划了波浪线,孩子很得意,这无形中也教育他怎样选择使用好词汇好句子。其中出自他手创造的一个好句子――“因为天气不好,他种的西瓜还没有我的头大,但吃着非常甜”也得到老师的好评。
解决条理不清:把作文先画出来
小学生思维条理性有限,反映在习作上就是语序混乱,不知从何说起。特别是发生的一些“大”事,逻辑线索比较多,不会选择,更是感觉无从下手,或者容易东一句西一句。有一个策略可以供大家参考――让孩子把作文先画出来。
孩子都喜欢画画,画画可以表达出孩子的记忆、想像和思维。孩子在画一件发生在他身边的“大”事的时候,本身就是一个整理记忆、选择事件发生经过、最后有机地融合在一张画里面的过程。其实这也是他思维条理化的过程。
一般小学生春游或秋游都是带着任务出发的,老师和父母也都叮咛再三,要注意观察写一篇作文。可孩子们到了一起,任务意识就烟消云散了,玩得你追我打。等回来习作的时候,这么好玩的“大”事反面不知道怎么写。没办法,一位妈妈让孩子把这次秋游活动先画出来,这孩子很高兴,一会儿就画好了。妈妈让他把画上的内容写出来,就是一篇习作了。
盼望已久的秋游中华民族园到了,我和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。
第二天早晨,我背着小书包连蹦带跳地跑进学校。学校为我们三年级租了五辆车,我们三(3)班坐的是三号车。在车上,我一边看风景,一边和邻座的同学悄悄聊天。咦,车怎么停下来了?噢,原来已经到了中华民族园。
中华民族园外的大门是用水泥浇灌的一棵弯曲的大榕树。民族园内到处青山绿水。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土家山寨。那里的楼梯上用石头砌成的,所以很陡。我们先到土家山寨的民族屋里去看,那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有很高的门槛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一跤。我们还在那里看了几场节目,各种少数民族人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,载歌载舞。我还在其它地方看了民族舞蹈。
中午,我们在主展厅里欣赏有时候的房间、家具、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,并且我们的午饭也是在那里吃的。一些同学学着他们家长敬酒、干杯的样子,个个都很开心。我们还参观了“蒙古大草原”,望着无边无际的“大草原”,我想起一首诗歌: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我们还到“新疆吐鲁番”看了做葡萄干的房子和吐鲁番人住的房子。
下午三点,我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华民族园。
需要说明一点的是,也许有的父母看了之后,觉得这里举的几篇习作也谈不上优秀,确实如此。不过,辅导孩子习作本来就是帮他们达到一般的作文要求。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,孩子不畏惧作文,做到有话敢写,有话会写。至于写一篇佳作,那是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”真正的好作文是父母辅导不出来的,因为它需要孩子的童真、童心和童趣。
|